beat365体育亚洲入口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beat365体育亚洲入口本科生作为青年观察员前往迪拜观摩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

发布时间:2023-12-19

2023年11月30日至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在阿联酋迪拜召开。12月3日至12月6日,在学校教务处“全球环境治理”项目支持下,由beat365体育亚洲入口王克副教授带队、明德环境“经济学-科学”拔尖人才实验班2021级本科生单文彦、2022级本科生王美涵三名师生代表赴阿联酋迪拜世博城,以观察员身份观摩COP28,现场聆听气候谈判、参观各部门各主题的边会区以及各国的国家角。

在为期4天的行程中,两位学生现场旁听第一次全球盘点、适应资金等主要议题的非正式磋商,体验国际气候谈判的氛围,近距离观察各方针对关键问题的立场冲突与观点交锋;在中国角支持边会举办和代表接待等会务工作,通过与外国代表的交流与接洽,见证世界对中国气候行动的关注与肯定;前往能源部门、自然保护部门的边会区与主要参会组织的代表交流,了解与能源转型、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相关的多方洞见;参观迪拜世博城内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展览馆,感受气候变化宣传教育的力量。“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丰富多彩的经历给学生们带来的不仅是多维视野的拓展,更是将信念转化为行动的决心。期待在不久的将来看到学生们在更加广阔的天地为美丽中国的建设贡献青年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位置,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美丽中国、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兑现双碳承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关乎14亿中国人的民生福祉。beat365体育亚洲入口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高水平学科建设支撑高水平人才培养,与国家战略需求充分对接,以独树一帜、全面深化改革为目标,不断拓展和丰富一流人才培养的路径和举措,提高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逐渐形成培养模式不断创新、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拔尖人才不断涌现的新局面,力争在生态文明专业人才培养赛道上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此次组织明德环境“经济学-科学”拔尖人才实验班学生代表现场观摩学习,从谈判、边会、主题活动等多方面探索能源转型、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机遇与挑战,有助于学生从更广泛的视角了解气候变化相关内容,在真实情境下建立起立体的国际性思维,从而增强学生跨学科思维能力,激励学生将热情转变为脚踏实地的实践,承担起时代交付的责任,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书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华章贡献青年力量。

单文彦COP28调研手记

【在蓝区中国角,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青年力量】

12月3日是蓝区中国角开幕后正式面向全体代表开放的第一天,应民间冰川监测组织“极地未来”和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代表团的邀请,我们从当日下午2:30开始协助上述两个组织承办的中国角边会工作。我们负责为对边会感兴趣的代表们分发宣传材料、纪念品及传译工具等,并向他们介绍边会内容和日程安排、邀请他们进入中国角听会、回答他们关于中国角和中国气候行动的各种问题。

(在中国角的接待台与外宾交流)

在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的指导下,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与NGO极地未来共同举办了主题为“冰川记忆:见证气候行动危机”的边会。边会邀请了来自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企业、媒体、公益机构等各方代表,深度交流研讨了冰川消融危机,与气候变化应对行动,并发出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全球冰川》行动倡议。以冰川为切入的视角,这场边会吸引了许多外国代表的关注,他们纷纷表示此前对中国保护冰川和监测冰川变化的相关行动缺乏了解,这是他们第一次从多个不同利益相关方的主体视角看到中国对冰川科研、冰川宣教作出的努力,在感到新奇和惊叹的同时,也向我表达了对中国行动的赞赏和肯定。

从下午4:30开始,就是由COP28广东代表团主办的主题为“应对气候变化广东方案”的边会。这一主题边会向国际社会系统介绍了2010年以来广东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低碳发展方面的一系列创新举措及实践行动,生动展示了中国省级区域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的突出成果。边会同样邀请到了中外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等多领域的代表,就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节能减碳、能源技术创新等话题发表主题演讲,吸引了许多对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减污降碳经验感兴趣的代表前来旁听。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广州人,我对自己的家乡能成为第一个在本届COP的中国角举办地区主题边会的省份感到无比地自豪。

从下午2:30到晚上7:30,在将近5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们俩几乎都没有坐下来歇过,因为前来听会的代表实在是太多了——美涵在会场内管理同传设备几乎“手忙脚乱”,甚至都没来得及拍边会的照片;而我在会场外可能与近100多个中外代表进行了交谈(绝大多数是外国代表),竟然比较轻松自如地manage了这样密集的英语交流,实属万幸。在这略显“兵荒马乱”的下午中,我拿到了哥伦比亚代表的珍藏pin,交流了其国鸟蜂鸟的内涵;和一位在牛津大学读生物多样性资源管理硕士的印度老哥聊了近20分钟,畅谈“东亚精英”刻板印象;帮两位对熊猫和中国文化实在非常痴迷的欧洲代表要到了供不应求已经终止发放的熊猫帆布袋;和尼日尔代表聊中非农业合作和新能源基建;和东京大学的学者捣鼓出来并优化了边会日程表的宣传策略;和美国、马来西亚、索马里的中文学习者愉快地进行普通话教学活动;虽然给联合国官员指错了边会活动的路,但还好通过送纪念品弥补了……

(因边会活动结识的另一位正在学习中文的摩洛哥高中生)

作为两个默默无闻、对会区运行机制和各类信息完全不了解的观察员,被临时拉去撑起了整个蓝区中国角的接待门面(因为各有各的忙碌,压根没有“志愿者”这一专职负责打工的角色),虽然赶鸭子上架、有很多信息上的帮助无法准确地给予对方,但还是超额且相对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并难得地享受着一场接一场完全没有停歇的或深或浅或长或短的面对面交流。最重要的是,看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浓厚兴趣与强烈关注,这让我们对大国担当有了新的认识。

(结束了一个下午忙碌的“打工”,收获了挂满一整条带子的徽章,以及各国代表对中国气候行动的热情和肯定)

【前往谈判现场,感受气候谈判真实氛围】

与气候变化国际进程息息相关的各主题谈判都将在COP期间举行。迪拜世博城蓝区的B1、B2区分布着30多个大型会议室,用于举行各场非正式磋商谈判,事关大会最终成果的案文细节和谈判交锋都主要在非正式磋商中发生;蓝区的B8区则是3个用于举行开幕式、闭幕式、高级别会议和表决大会的大会堂。

(谈判区B1区内部)

非正式磋商谈判(Informal Consultation)是COP举办期间最引人瞩目的活动,来自各缔约国的谈判代表们在联席主席的引领和协调下,就框架公约下的组织报告、议题草案或协定的某个具体条款展开讨论。每一场非正式磋商都将关注某份具体的报告、草案或某个条款,谈判代表会基于规定的文本发表本方立场和观点,并评价或回应其他缔约方的观点。

(观察员听会室)

在本届COP中,各方主要关注的议题是损失与损害基金、第一次全球盘点、减缓与适应资金。4天的行程里,我们主要前往了B1区旁听了上述3个议题的4场非正式磋商。

第一个议题在大会第一天就已达成共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同意设立“损失与损害基金”,为因气候灾害承受损失与损害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用于恢复和重建的资金。其中,阿联酋许诺出资1亿美元,欧盟许诺2.25亿欧元(德国占0.92亿),英国6000万磅(4000万直接进入基金,2000万用于双边项目),美国1750万美元,日本1000万美元。虽然总出资额相对于发展中国家的需求而言仍微不足道,且多个发达国家面临着国内立法机构财政审批的重重阻力,资金未必能够最终注入基金,但这已经是一项极具突破性的决议,代表着损失与损害领域谈判在COP历史上取得的最大进展。

(在观察员听会室里听会做笔记)

第二个议题——第一次全球盘点是本届COP最为关键的议题,与该议题相关的成果将被视为自《巴黎协定》以来COP最重要的成果。12月5日,框架公约附属科技咨询机构(SBSTA)联席主席发布了一份有关第一次全球盘点的待谈判草案,草案长达24页,共193项条款,有近200个段落。该草案是多轮高级别会议、联络小组会议和非正式磋商的成果,有关这份草案的谈判预计持续至会期最后几天,草案本身也将会成为此次大会的核心文件。但是,草案的用语基本上是较为宽泛和模糊的“共识性”语句,而非意义更大的“行动性”项目,这就为草案最终会带来的协议成果带来了比较大的不确定性。发达国家的历史责任、减缓实施的差距和资金缺口等重要问题在草案中得到了强调,这些内容的具体表述在谈判中也成为了代表们的主要交锋点,这种“字字必争”的特点让谈判变得有些像玩“文字游戏”。其中最具争议性的条款之一当属化石燃料的使用,也即到底是“淘汰(phase out)化石燃料”还是“逐步减少(phase down)化石燃料”,只有一词之差,但背后的含义大有不同。鉴于大会主席国阿联酋是石油出口国组织OPEC的核心成员,各方预期在该问题上依旧难以达成共识。

(第一次全球盘点草案的第35条c点截图)

第三个议题是减缓与适应资金,在为期4天的观察中,我们主要关注了适应资金的相关谈判,这也是发达国家阵营与发展中国家阵营冲突最大、谈判交锋最明显的议题之一。比如,发展中国家主张出资方是发达国家,因为是它们的历史排放造成了气候变化的负外部性,所以它们有责任出资帮助受冲击的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的相关行动;除此之外,资金的主要形式应是赠款(grant),以减轻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负担;要平衡流向减缓和适应的资金量,并使现有的适应资金量至少翻两倍;资金透明和审查机制不应过于严苛,应尊重各国使用资金的自主权。而发达国家则一般回避“平衡减缓和适应”的问题,并主张还需要其他有能力的国家也出资;适应资金的实际用途和去向需要公开透明,应设立完备的评测、评估和审查机制;要纳入私人部门的参与,多元化资金的来源和形式;出多少数额的资金并不是重点,关键的是资金产生的效果如何。由此可看出,一旦涉及资金问题,谈的基本上是谁出资、怎么出资、出多少资、出资之后的报告机制等,这些都与不同国家的基本国情和政治立场紧密挂钩,也正因如此,各方在该议题上的观点都很鲜明,冲突较难协调,要达成共识需要双方作出显著的让步。截至我们回国的12月7日,各方仍未就适应资金的问题达成实质共识。

(中国谈判代表就适应资金问题发表国家立场)

总体而言,在4天的谈判观察中,我们见证的情况基本是令人郁闷的僵局,各方代表要么“各说各话”,光顾着发表自己的立场,而没有对其他缔约方的观点进行评论;要么揪住一个条款的一个表述争执不下,一个词语的谈判就耗尽了整场会议的时长;要么回避冲突点,总是在重复同样的共识,导致一场本该突破局限、达成新共识的会议在反复地“炒冷饭”……我们也曾质疑过气候谈判的低效,质疑过其总是在谈论空话而非具体行动,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要确保每个国家都拥有平等的发言权和投票权、确保通过的条款适用于每一个缔约方,也许谈判的效率和具体条款的空泛就是必须付出的代价;毕竟,如果没有了COP这个谈判的平台,那些最不发达、最脆弱的国家又该怎么发声并影响国际行动呢?我们又该如何协调并统一全球气候行动的步调,为共同的命运设定未来的解决方案呢?

(听会结束后举着“观察员”的席位牌合影)

【心得分享】

COP仿佛一个在两周内不停地全速运转的大熔炉,不同的观点在此处进行激烈的碰撞,理智或是不理智的呼吁都在这里得到了展示,华丽的宣传与务实的交流并行不悖,有故事、有现实、有愿景、有倒退、有作秀、有真诚。如此多样的混乱,展示着问题本身和解决问题的活力,无数缕能量线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届五彩斑斓的盛会。谈判,只是COP最不值一提的冰山一角;谈判之外,才是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

我本以为,COP给我的会是许多的答案。但体验过后才发现,它给我的是许多的问题——而答案,需要我用后续的学习和实践不断发现。在和外国代表交流的时候,他们看我们是大学生,都会很惊喜地和我们说:“This is your first COP, right? Hope you enjoy it!”事实确实如此,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尽情地拥抱青年观察员的视角给我们带来的各种启发,尽情地“enjoy”了人生中的第一次COP。气候变化这一领域太过庞大,我们无法将它整个揽入怀中,然而我们能做到的,是抱着尽可能开放、包容和客观的心态,去找到那一方值得自己在接下来的生涯中细细探究的天地,然后在那里为这个关乎全人类的当下和未来的复杂议题作出自己的一点微薄的贡献。

也许多年以后,我再回望这一届COP,我还能发现它在我心里种下的那颗代表着理想、信念和行动的种子,还能保持着真正看到问题、敢于探索问题、致力于解决问题的初心。非常感谢学校、学院和拔尖班培养项目给予我们的宝贵机会,也非常感谢老师和师姐在行程前中后的指导和关照。希望我们的初次探索可以成为照亮更多师弟师妹们在气候变化领域思考与实践的火光,期待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朋友参与到COP中!再见,迪拜!

王美涵COP28调研手记

【探索边会区域,一窥气候变化各方洞见】

在世博城蓝区的B2-B7区域内分布着众多展馆,在常规的国家角、区域联盟、国际组织之外,还设有专门的主题区域,包括能源区、自然区、食品与健康区、性别与青年区等等。考虑到能源转型仍是本届COP的热点话题之一,我们在能源区展开了深入探索,与各个主要能源组织的官员就能源转型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交流。

(能源区标语外观)

目前,化石燃料过度使用引起的全球变暖已经成了威胁全体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们需要进行能源结构转型,实现从化石能源到新能源的平稳过渡。该问题在COP26中曾引发过热烈讨论,但最终由于未在phase out和phase down的问题上达成共识所以导致协商失败。而鉴于本次COP的主办国是以石油出口为支柱产业的阿联酋,能源转型的争论更是贯穿于会场内外。事实上,在down和out间的争辩恰恰反映出了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问题:如何让实现公正的演化?既要考虑到气候危机,降低碳排放,争取实现升温不超过1.5℃的目标;又要让依靠化石能源生存的人能够找到新的可持续依赖的生计。综合考虑两方因素,也许“清洁能源开发+化石能源绿色应用”是合理的转化模式。

(COP28室外区域,主张“公正地淘汰化石燃料”的气候活动组织进行有关话题宣传)

在能源区的见闻佐证了我们的观点。对于新能源发展,许多企业都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有风电、水电、光伏发电等等,但这些技术存在的普遍问题在于稳定性不强,无法满足电网传输的需求,因此许多企业致力于将多种输电方式结合以满足电网需求,或将得到的不连续电能转化为可储存的形式加以应用。而更加新颖的方式包括氢能、核电等,对环境更加友好,持续性更强,但成本较高,现多处于探索试点阶段。

而与化石能源相关问题由OPEC官员做出了解答。虽然清洁转型是大势所趋,但现阶段提出在较短时间内禁用化石能源也确实不是很现实的一件事。在当前能源中,化石能源应用成本最低廉,前期基础设施投入相对较小,并且它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生活的各方面,大到轮船飞机,小到矿泉水瓶,他们的生产都需要化石能源的参与。而目前OPEC也在积极探索减排方式,希望可以通过碳捕获等技术降低化石能源使用过程中造成的影响。

此外,如果跳出使用过程中碳排放的衡量标准,从全生命周期视角进行评估,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些所谓清洁能源并非如我们想象的一般环境友好。而这似乎是能源角中许多新能源组织在宣传中避免谈及的领域。以风力发电为例,在生产过程中,扇叶涂层的制造会产生许多有害气体,钢铁冶炼阶段碳排放量也触目惊心。到了应用过程,纯白扇叶可能会导致鸟类无法分辨而提高撞击率;同时,风扇的旋转会破坏周围环境的微循环过程,使得小范围内土地沙化加剧。考虑废弃过程,当前风扇的使用寿命大多较短,回收利用效果不佳。类似的问题还存在于光伏发电中,太阳能电池板的暴露会使得灰尘聚积,影响发电效率,降低使用年限。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虽然新能源转型的萌芽已然孕发,但仍然需要我们不懈地努力。

除了核心的能源区,我们还主要探索了自然区(Nature Hub)。这里汇聚了几十个国际知名的自然保护非政府组织或国家联盟,它们致力于研究自然环境与气候变化之间相互的多重的影响,探索气候变化领域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在与3个主要的国际组织的官员进行了交流后,我们发现,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中,我们常常只把目光聚焦在人身上,又或者是只把人作为减缓和适应的主体,而忽略了无法发声的自然。但事实上,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与人类社会一样,也对气候变化作出了显著的反应,也承载着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无穷智慧。

(身着特色服饰的代表)

在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我们一下就被巨大的“Unite for Nature”(为自然而团结起来)的标语所吸引。作为物种保护组织,IUCN关注的主要是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交叉领域——气候变化极大地影响了生境质量,从而使生物多样性下降,而生物多样性的下降也不利于气候变化的应对。由此,生物多样性的变化便可以成为衡量某个气候应对方案是否是自然友好且具有综合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在COP27上,缔约方就呼吁更多地考虑使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 Nature-based Solutions),以较低的成本实现更多样的减缓或适应效益,既有利于自然保护,也有利于人类发展。而关于NbS的具体定义,国际社会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论,且许多所谓的打着“植树”“建人工湿地”等幌子的“NbS”实质上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许多破坏,比如过于单一的树种,以及不负责任的施工等。对此,IUCN开发了一套评价某种方案是否为NbS的标准,其中的一个核心标准便是“方案的生物多样性净效益为正”,而量化该效益的其中一个指标是“方案完成后该地栖居物种数的百分比变化”。基于该标准,一系列值得推广的NbS被筛选出来,作为实现人与自然共生的气候变化解决方案进行宣传。希望更多的NbS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中发挥更显著的作用,让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实现尽可能多元的福祉提升。

(IUCN摊位上的立场展示)

在类似于IUCN的组织外,自然角还有区分不同生态系统的集合区域,以引起公众对一些我们通常忽略的生态系统的关注,比如海洋和冰冻圈。对于海洋,也许我们只知道气候变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或海水酸化和海洋生态圈的破坏,但我们很少关注海洋能为我们提供什么有关气候变化的洞见。其实,海洋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案——红树林能很好地营造海岸生态,具有良好的适应效益;海运是平均成本最低、运量最大而又碳排放最少的大型交通运输方式,多使用海运可以显著降低运输业的碳排放强度;推行可持续渔业不仅能够保护海洋生态,更能维持渔业产量,为更多人提供比传统畜牧业更绿色低碳的优质蛋白来源……

(自然区的海洋角)

相似的认知也适用于冰冻圈。气候变暖加速了海冰和大陆冰川的消融,科学家正尝试探索冰冻圈融化与海平面上升之间的传导关系,如在哪条温升路径下,冰冻圈的融化会大概率在多少年内造成某海滨地区占比多大的陆地被淹没;此外,定点的大陆冰川监测也成为了目前最常用的监测气候变暖的手段之一,而以冰川和某些如北极熊或企鹅等冰冻圈旗舰物种为媒介推动气候变化认知的主流化,也是当前非常直观和普及度高的宣传方式;冰冻圈的消失也会影响气候变化的速率,研究正在尝试探索出这一确切的影响机制并对其量化,如消失多少的白色陆域会使同样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温升影响加重多少。

(冰冻圈展示的一篇揭示冰川融化带来的海平面上升影响的研究)

在人类造成的气候变化面前,自然承受着其不应承受的损害,所以我们要付出比以往更强有力的行动以保护自然。只要方案设计得当,保护自然其实也是保护和造福人类自己。每一个生命、每一个生态系统都是一个宇宙——因此,要更多地聆听自然的声音,寻找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走进世博绿区,体验气候宣教的创新模式】

相较于蓝区的专业与严谨,绿区是更加开放兼容的地方,可以看见许多家长推着还在婴儿车里的小朋友观光游览。因此,绿区的许多活动会更多地考虑教育性及可观赏性的结合,但由于我们只有一个下午的活动时间,所以只能在众多场馆中进行选择。最终,我们在可持续馆(Sustainability Pavilion)的游览中结束了这次出访,为COP之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可持续馆的设计处处考虑沉浸式与互动性,为我们提供了一场完全的宣教游览历程。我们跟随不同时代野生动物的脚步踏上生态之路,潜入深海底部,进入雨林深处,开启了跨越时间与空间的旅行。

(可持续馆的入口标识,标识背后是该馆的“太阳能发电伞”,名为Terra)

走入深海区,率先迎接我们的是沉积近亿年的冰层结构,它们存在于人迹罕至的极地范围内,将地球往日的回忆悉心封藏,若非异常的气候变化现象,这段写在地球两极的日记还会继续累积。但由于过度温室气体的排放,冰层厚度降低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使得动物栖息空间逐步紧缩;海平面上升,一些岛国即将面临永久沉没的危机,人民生活水深火热…

进一步下沉,灯光逐渐转暗,我们进入了更深的海底。这里常年无光,所以深海动物为适应环境大显身手。一些动物进化出了发光的功能,通过合成荧光蛋白为幽暗的海底带来绮丽的光点,通过不同颜色及闪烁频率传递信息;像鲸一样的大型动物则通过声音进行交流,让不同频率的声波在水体中穿行,传递到远处的同伴身边。但即使在这样与人类世界相隔甚远的地方,也在不久前检测到了微塑料污染的痕迹。

雨林区的展览并未从寻常介绍景观和地貌的视角切入,而是带我们步入雨林下层,着眼于观察这些经常被忽视的角落。在这里,我们体验了蚯蚓的一天,从进食,到运动;从分解有机物,处理重金属,到蓬松土壤,增加土壤活性。这些生活在泥土中的动物终其一生在为它们生活的家园贡献力量,为生命赋予了更加神圣的意义。也不禁引发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我们能为地球做些什么?如何让更多人建立起爱护环境的意识?又如何将意识转化为真正具有变革意义的行动?这也许就是我们要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

也许单纯的游览不会在参观者的心灵中留下更深的痕迹,所以设计者让我们参与到了决策过程中,通过做选择的方式亲自参与到变化的过程中。“你更愿意十年无法回到家乡还是从不离开家乡?”拉下手柄,做出选择,我们会看到的是已经有近七百万人由于气候变化被迫失去家乡;“你更倾向住在沙漠还是海洋?”背后隐含着我们日后生活图景的描摹。这样的体验让每位参与者都陷入更深地思考,期待能唤起更多人对于气候变化的关心,从而开始通过行动为我们的后辈留下更加美好的地球。

【心得分享】

出行前,COP于我而言更像一场梦境,它存在于新闻、期刊、论文里;发生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历史书的上一页、高官政要的谈判场中;表达着国际关系、热点议题、多方博弈。所以我是谨慎的,多方了解背景知识,确认相关细节;是严肃的,在行李箱里放入烫好的衬衫西裤,在脑海中储存大量学术内容。

但COP给了我完全不同的回应,它说这里是一个特别的平台,希望我可以通过四天的探索领悟“特别”的含义。于是,我把自己置于会场的各个角落,用双眼来发现,用心灵来倾听。我看到了它的开放包容:短短四天内,我在谈判、边会上聆听多国名流政要对未来发展的宏观把控,在不同国家的立场与观点间俯瞰全局;也在呼吁活动中对身处苦难中的人民倍感同情。整个社会从下至上,从民众、组织、群体到国家,都得以聚集到同一方天地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并且能在相互之间产生影响。

我看到了它的融会贯通:COP不仅是谈判桌上立场与观点的碰撞,更多的是思想上的交流与融合。我们在国家角感受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在各种NGO组织聆听它们的理念与思考,在与多国友人面对面交谈中寻求共识与一同奋斗的方向。多彩的思想于此交融,定会孕发新思潮的萌芽。

旅程结束后,我再次回到了原来的生活轨迹中,但又有了一些不同。我期待能保持着从COP中获得的激情与勇敢,唤起更多人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意识,也希望投身于切实行动中,将思绪付诸行动,为后辈留下更多支撑发展的空间。也许,这就是传承的意义吧!感谢学院给予我本次出行的珍贵机会,感谢明德环境“经济学-科学”拔尖人才实验班一年来的培养,也感谢一路上老师与师姐的关切与照顾。希望能在将来有机会在更广阔的世界与COP再次相遇。